中国制造2025是挑战更是机遇

2016-07-30 中国智能产品网 2678

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地飞向中国,且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来的快速扩张的方式已难持续,中国制造业要何去何从已然成为一大问题。

制鞋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为世界各地的各大品牌代工,到目前已经累计不少成熟经验。莆田——素有“中国鞋都”之称的南方小城,是世界鞋类品牌的代工生产基地,其独树一帜的制鞋工艺和产业集群优势得益于台湾的产业转移。据统计,莆田目前拥有制鞋企业4000多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15年,莆田市的260多家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共生产鞋子6亿多双,实现产值600亿元左右,2015年当年工业总产值超五百万。这里生产的鞋品牌来自世界各地,也销往世界各地,每一双鞋都烙上了“中国制造”的印子。尽管莆田产出的鞋鞋品质量出众,与一线品牌出自同一生产线,但却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虽有转变之意,但不少企业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案与规划。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莆田企业双驰智能看准了国内还在起步阶段的智能鞋市场,通过“双驰智能实验室”等自主平台,成功开发了户外智能跑鞋、智能运动鞋、智能孕妇鞋三款智能鞋,在业内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在这个柔性生产逐渐占据主要生产方式的时代,双驰根据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脚步特点,定制“专属”用鞋。

伴随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用户的消费意识逐渐个性化。无论是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还是营销与服务都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消费者体验式的参与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生产模式,形成了Customer-to- 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的生产模式。自此以往的“以产定销”的生产销售模式将不复存在,“顾客就是上帝”这一说将成为制造业的预言。其实不难发现,由双驰可以映射出目前的制造业早已不再满足于生产一件单一化的产品,更注重用心打造一双“多功能”的智能产品,提升用户穿戴体验的同时引领产业的升级。柔性生产的时代将由此打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在,产业个性化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已经迈开了。

历史是何其相似,大国与大国的历史形成又何尝不是如此雷同。数年前,德国提出工业4.0时又何尝不曾面临着重重窘境?但我国面对的是大而不强的工业背景,“中国制造”实现起来更为不易。但这一轮新兴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同时发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想搭乘这趟“高铁”,挤进“头等舱”。换一角度看,新一轮工业革命对于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