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对华开始严格把质量关 凉鞋、凉拖鞋等要重视

2016-05-05 世界服装鞋帽网 1710

  秘鲁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INDECOPI)倾销和补贴审查委员会于2016年4月1日发布047-2016/CDB-INDECOPI号决议,对原产自中国的凉鞋、凉拖鞋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其中,对橡胶或塑料面鞋(南共市税号64021900.00、64022000.00、64029100.00、64029990.00)继续采取反倾销措施,期限为3年;对皮革或其他面鞋(南共市税号64039190.00、64039990.00、64051000.00、64059000.00)终止反倾销措施。

 

  应Chosica鞋业等公司请求,上述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日通过114-2014/CFD-INDECOPI号决议,对进口自中国的凉鞋、凉拖鞋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

  可穿戴智能装备究竟有多火?看看你身边有多少朋友搁置了原来心爱的手表,戴上了智能手环?刷一下你的微信圈,看看有多少人在晒自己的运动数据?怀着几分好奇和几分怀疑,你是不是也忍不住给孩子买了双有定位功能的鞋?可穿戴智能装备的出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早在2006年Nike和Apple即联合发布了Nike+ iPod智能可穿戴设备,但是当年赚尽眼球的Nike+却没有真正火起来。近两年来,伴随分享经济和虚拟社交在中国大行其道,智能鞋崛起的苗头初显。包括互联网巨头、传统鞋企,甚至大型跨国企业纷纷试水智能鞋领域。Google、Nike、Adidas、李宁、361°、智标科技、双驰、完美、云朵、幻橙……国内外各种知名不知名的企业都展开了在智能鞋领域的探索。

  然而,在智能鞋表面的风光背后,仍然难逃用户吐槽的命运——“定位太不准了,要是孩子真丢了怎么可能找着?”“真要命,关键时刻没电了!”“连最简单的距离都测不准了,这算是高科技吗?”“谁能想到鞋子也会死机?”……本来就是乘着科技的东风而生,但是当用户穿着的体验感离高科技相差十万八千里以后,智能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商家炒作的噱头,而仍然乐于买单的消费者则是带着娱乐和趣味的心态做着第一回吃螃蟹的人。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报告称,预计到2016年底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1.10亿,同比增长38.2%。

  值得探究的是,在这个诱人的大蛋糕中,智能鞋究竟能分得多大的一杯羹?高科技能否被信任,是否只是智能鞋的噱头?智能鞋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什么?在可穿戴智能装备中,智能鞋目前并不是出货量最大的,但其独特性却无可替代。

  根据ID公布的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服装、眼镜、鞋类)在2015年增长了171%,总销量达到7800万台。其中Fitbit 2015年售出约2100万台设备,小米2015年售出约1200万台设备,Apple Watch2015年售出约1060万台设备。分析认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全球热销主要得益于产品可“show”、生态成熟、巨头引领三要素的支撑。

  “智能鞋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永佳博士表示:“智能鞋产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穿着及潮流。2016年是大数据年,智能可穿戴硬件记录的运动习惯相关数据对于消费者和品牌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一方面能够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运动评测或其它训练相关的指导建议,另一方面对于品牌来说也能通过大数据的整合给消费者规划更好的产品及服务。比如我们从数据能看到跑步人群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运动路线,可以考虑在这些区域开设店铺或搞一些互动活动,让消费者能更近距离地买到产品和体验服务。”

  在智标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卫东的眼中,智能鞋与其它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区别在于双足行走的压力能够转换为电能,从而具备了自发电能力。“虽然手的晃动也能带来一点动能,但这是微乎其微的,根本没法满足大功耗智能硬件的能源供给。正因为这个原因,我认为智能鞋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可能会超越其它的智能装备。”

  遗憾的是,这一独特性并没有让智能鞋从可穿戴智能装备中脱颖而出,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鞋仍然跟其它可转戴装备一样,以更换电池或者是充电作为其补充电能的方式。同样是换电池和充电,智能鞋哪能拼得过其它智能装备呢,毕竟给臭烘烘的鞋充电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而智能鞋所谓的智能,也无非是定位、计步这样一个智能手环就能搞定的功能,智能鞋在市场上的尴尬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通过走路产生能量,无需充电”,本应成为卖点的智能鞋的独特性却成为其发展最大的瓶颈,目前研发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永佳博士表示能够通过人体运动来自发电的智能鞋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李宁品牌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是由于智能硬件的功能越丰富越强大,则耗电量需求越大,现在通过行走、跑步或骑车等运动储存的电力暂时还无法完全满足智能鞋巨大的能耗需求。

  2015年初,英国《镜报》曾报道过德国的研究者研制出一款自动系带鞋,鞋内安置有能量收集系统,可以把穿用者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电力。鞋内的“摇摆采集器”安置于自动系带鞋的底部,当穿用者的脚因运动而摇摆,则会使传感器内的磁铁在线圈之间移动,从而产生电流,“摇摆传感器”就会收集储备这些能量供鞋子使用。但它在能量收集方面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仍在改进他们的工作效率。

  在国内,进行智能鞋自发电技术深入研究的科技公司可谓凤毛麟角,能实现市场化量产的产品更是可遇不可求。处于此领域领先者的微软的合作伙伴智标鞋业科技有限公司历经十几年的探索和沉淀,利用人们在穿鞋走路时产生的压力形成磁力线切割原理,在鞋内获取源源不断绿色能源,免除了用户频繁为智能硬件充电的困扰和不便,现在已研发出自发电的智标第一代户外智能定位鞋,并将于年内投入量产。据悉,这个新产品专为户外旅游、野外工作、军事等领域人员特制,不仅舒适防滑,还可随时掌握穿鞋人的活动轨迹,具备紧急定位报警功能,甚至可以为手机等小型智能设备应急充电。另外,智标科技专为保障儿童和老人安全研发的普及型智能定位鞋也将于近期发布。